
蒋巷村的农民剧院
目前,蒋巷村又结合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土地和河塘资源,建起了集农业经济、自然环境、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生态种植园”,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这标志着蒋巷村进入了农业主体循环、科学种田的新天地。
“以人为本是蒋巷精神的价值体现。”朴实的常德盛书记如是说。
走进蒋巷村,人们看到的是栋栋别墅鳞次栉比。从1995年开始,蒋巷村就率先启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由村统一代建,按造价减半供给农户。一期、二期别墅前后每栋造价20万—30万元,村民只出12.8万元。同时,村民家里的电话、数字电视、有线广播、气化灶具、太阳能热水器、卫生洁具等安装建设都由集体投资。50%的绿化覆盖率让整个蒋巷村实现了“学校像花园、工厂像公园、村前宅后像果园、公墓像陵园,全村像个天然大公园”的总体目标。社会稳定和谐,村民安居乐业。老年人按“老”取酬,每月享有300-600元养老金,该村村民每年光福利收入就已经达到全国农村的人均收入5000元。早在2001年,蒋巷村全村就已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五大保险的全覆盖,做到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就业促勤劳、小康步步高)”,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来源: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记者 宋文伟 周芙蓉)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