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竞赛选手辛振(左一)演示创新成果
10月16日,第12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大连理工大学拉开帷幕。305所内地高校的1252件入围作品将进行集中展示和评审,决赛结果将于10月19日公布。
机器人、无人机、高速公路安全车距预警系统等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辛振、胡超然、王玉林同学带来了两台小型抽油机,现场演示讲解如何有效地利用变频器和风力发电系统为抽油机提供清洁能源。
对于研究生一年级的辛振同学来说,能够入围“挑战杯”决赛让他非常高兴,因为,“‘挑战杯’在大学生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目共睹,能够让创新成果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得到展示。”
“更重要的的是,有机会跟全国的高校大学生进行交流。我参观了其它的作品,其中一个‘电子白板’的设计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我在高三的时候曾想过能否让老师的教鞭兼具鼠标与手写笔的功能,看到别人把这个想法实现了,虽然有些遗憾,但是仍然为验证了这一想法的可行性感到很兴奋。” 他说。
据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杜汇良介绍,为了加强国内外大学生间的科技文化交流,决赛期间将举办大学生创新交流论坛。本届竞赛首次设立主宾国概念,邀请俄罗斯8所高校的14名学生携作品参加。港澳地区12所大学的55件作品也将参赛。
“挑战杯”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从1989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已涌现出邓中翰、刘庆峰等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和数以万计的优秀作品。
本届竞赛以“挑战青春,创新未来”为主题,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自2011年3月启动以来,全国近2000所高校向“挑战杯”官方网站提交了近5万件作品。经过省级比赛、全国复审,选出1252件入围作品,涉及机械与控制、生命科学、能源化工、社会、经济等11个学科专业领域。
来源:中国日报大连记者站 (记者 张小敏)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