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上海>医疗健康
“夏至”吃“三鲜”尝新麦防溽暑
2011-06-22 14:09:14      来源:新民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6月22日是夏至,在民间,夏至是重要节日,称为“夏至节”,热闹程度不亚于端午节。夏至过后,凉风拂面的日子就要远去了,即使再下雨,也会带着几分暑气,预示着伏天不远了。

“夏至三庚数头伏”,说的就是夏至后入伏,有初伏、中伏、末伏之分。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因此,夏至是炎夏的开始,此时人们身体机能开始下降,身体抵抗力也变弱,容易中暑或感冒。此外,病菌易感性增强,还容易食物中毒,患上急性肠胃炎、急性胰腺炎和细菌性痢疾等肠胃疾病。因此夏至时节,要特别注意饮食,多吃苦味食物,能清泄暑热,增进食欲。

夏至的食俗丰富多彩。在江南地区,夏至要吃“三鲜”:地三鲜是苋菜、蚕豆和蒜苗,树三鲜是樱桃、枇杷和杏子,水三鲜是鳝鱼、鲥鱼和黄鱼。夏至还要“吃面”,夏至时节,新麦登场,所以夏至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食疗专家介绍,食用荞麦制作的面食有消积化滞、清热解毒的功效,冷荞麦面非常适合夏至这个时候食用。

到了夏至,各家各户就要开始准备一些防暑药了。金银花、菊花、荷叶、仁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避瘟散等防暑药宜常备身边,预防中暑,安全度夏。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吴妮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下面就是第二个阶段,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阶段大致是从1984年到1988年。在这一系列的改革实践的呼唤、理论界的推动,中央的决策支持下,所以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史上的重要文件。>> 详细
点击排行
  各界群众致信党中央祝贺建党90周年
中宣部:唱红歌与意识形态向左或向右转无任何关系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