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矿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原副院长李中和那里了解到,在一个历史时期,一个地方有固定的水资源,如果煤矿排掉三分之一,选煤用掉三分之一,那水资源就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了,对当地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是很大的,特别是人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专家们向记者透露,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煤矿开采造成的水资源流失,我国煤炭的主产区,山西、内蒙、陕西等省份,水资源都十分紧缺。但在受到水资源量约束的同时,煤炭洗选、煤化工,这些高耗水的行业却大行其道。
山西省吕梁市水利局水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国卿说,他们主要耗水的行业或工业与当地的主导产业有关系,主要就是煤炭、焦化、炼钢、电力、建材这些行业耗水量比较大,整个煤炭产业链的耗水量加起来是总水量的30%、40%。
中国矿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原副院长李中和表示,地方为什么这么有积极性呢?就是因为直销原煤或者直销煤炭商品煤的利税是很低的,如果就地转化发电或者生产煤化工产品,它的利税可以翻几倍甚至10倍。
半小时观察:
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目前我国工业污水排放量每年达到300多亿吨,尤其是七大水系所承载的工业污水排放更甚,现在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占了41%。而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既是中国经济长期未能根治的痼疾,也是造成水污染严重的最主要原因。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表明,2010年全国因包括水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000多亿元,约占当年GDP的4%。
在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进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污染容易治理难,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如何加快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具体到如何进行工业布局、如何完善江河湖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等,都需要各地政府认真解答。
来源:央视网-经济半小时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