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华分子素质何在
[ 2008-05-27 09:47 ]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4月22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副国务卿多布里扬斯基21日会见达赖并在《华盛顿邮报》撰文称,‘西藏事件’反映了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西藏宗教、文化和其他自由的‘压制’,与达赖对话是解决藏人关切的最好途径。中方对此有何反应?”发言人姜瑜对此表示,中方奉劝美方尊重事实,认清形势,停止支持、纵容达赖集团分裂中国的活动,以免损害中美关系以及美方自身形象。

那么,在“西藏问题”上,美国到底是怎样一种形象呢?从那些反华分子对中国的攻击中,人们可以窥见一斑……

狂妄的佩洛西

今年春天,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忽然间又成了中国人关注的对象。

拉萨“3·14”事件发生后、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过程中,以“反华斗士”著称的佩洛西,再次跳将起来,忽而“西藏问题”,忽而“抵制奥运”,字字句句直指中国。

嗓子都快喊哑了

3月21日,佩洛西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从美国飞到印度达兰萨拉,与达赖举行会谈。达赖心领神会,以“西藏流亡政府”的名义,为她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欢迎会。会后,两人共进午餐,并一同参观藏人寺庙。其间,两人一直手牵手作亲密状。在他们的身后,一群“藏独”分子挥舞着美国国旗和“藏独”旗帜,为佩洛西呐喊助威……

在达赖身边发表“重要讲话”,才是佩洛西远赴印度的重头戏。当天,她公然要挟说,如果国际社会不就“西藏问题”向中国施压,将失去在人权问题上的“道德权威”。

从见到达赖的那一刻起,佩洛西频频攻击中国,“嗓子都快喊哑了”:

3月28日,她发表声明说,国际奥委会当年把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交给北京,“原本就是一个错误”。

4月1日,她在美国广播公司“早安美国”节目中提议,布什总统应抵制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因为开幕式“实际上是向中国政府表示敬意”的活动。

4月8日,她就“西藏问题”和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问题,接连发表两项声明,一面支持“藏独”行动,一面指责中国政府“将火炬传递政治化”,并赤裸裸地煽动旧金山市民上街向中国示威。

4月9日,她推动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决议,“呼吁中国结束在西藏的‘镇压’行动,并释放‘非暴力’示威藏人”,还要求中国政府与逃亡印度的达赖进行“实质性对话”。决议通过后,她得意地叫嚣:“该是北京方面重新评价其失败政策和妖魔化达赖的时候了。”

反华成了她的政治道具

佩洛西此番对中国的疯狂攻击,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翻看其个人历史,就会发现,“反华”不过是佩洛西的一个政治道具。

1987年,佩洛西首次当选众议员。那时,她负责的主要是如何防止艾滋病。这是一个很难成名的工作,不甘寂寞的佩洛西一直在等待机会。

1989年,“机会”终于来了。为了博取美国公众的注意,她提出了所谓的“佩洛西议案”,要求美国政府允许所有“支持民主的中国留学生”留在美国。尽管这个荒唐的议案最终被老布什总统否决,但仍旧在美国国会掀起了一阵风浪。佩洛西靠这一招,在反华势力那里赚了不少人气。

1991年9月,佩洛西随美国国会代表团访问中国。其间,她和另外两名国会议员,偷偷溜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对着与他们串通一气的摄像记者的镜头打开一条横幅:为了那些为中国民主而死的人们。随即,他们收起横幅,仓皇离开……这次蓄谋已久的反华事件,使她一时间名声大噪。至今,佩洛西仍保存着那张照片,一有机会就拿出来放在国会大厅里展览一番,以免世人忘记她的“英勇一幕”。

在反华活动中获得“好处”的佩洛西,以为自己找到了发迹的“灵丹妙药”。在以后的十多年里,她的反华立场几乎从未松动——仅在美国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上,她就连续10年投出反对票;陈水扁2000年赢得台湾领导人选举后,她是最早打电话向陈水扁表示“祝贺”的美国政要之一……

极其恶劣的影响

作为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美国的政治地位,仅次于总统和副总统,因此,她对中国的轮番攻击,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

而且,佩洛西的家世和政治背景,也使其反华言行在美国有一定的市场。

1940年3月,洛佩西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其父、其兄都曾担任巴尔的摩市市长,其父还曾出任国会众议员。靠着在“政治世家”的熏陶,佩洛西很早就掌握了在政坛混迹的权术,因而在民主党内的地位不断上升,最终于2007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众议院女议长。她的身后,有一大批民主党追随者,她的一言一行,被这些人视为金科玉律——其反华言行也是如此。

此外,佩洛西的丈夫是一个投资银行家,家产达数千万美元之巨。丰厚的家产和政治资本,造就了四通八达的关系网,确立了她在美国的影响力。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佩洛西影响力不小,但邪不压正,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

“新闻暴徒”卡弗蒂

4月9日,当北京奥运会火炬正在美国旧金山进行传递的时候,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新闻评论员杰克·卡弗蒂,却在其主持的“时事研讨室”节目中大放厥词,恶毒攻击中国政府和所有中国人:“我不知道中国是否不同了,但我们跟中国的关系肯定是不同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由于伊拉克战争,我们已经把身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典当给了中国。他们拿着我们数以千亿计美元的国债,我们也累积起他们制造的数以千亿计美元的贸易逆差。我们不断进口他们的垃圾产品,如含铅油漆的垃圾产品和有毒宠物食品,还将工作出口到中国。在那里,你给工人1美元的月薪,就可以制造我们在沃尔玛买到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我们跟中国的关系肯定有改变。我认为,基本上同过去50年一样,中国人一直是一帮暴民和匪徒。”

这段话播出后,全世界的华人都愤怒了。纽约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多次举行示威活动,抗议CNN的辱华报道;中国大陆的一些律师集体起诉CNN,要求卡弗蒂道歉……一位到过中国的纽约市民鼓励当地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这次你们不能放过卡弗蒂,否则这个肮脏的人气焰会更加嚣张!”

卡弗蒂的素质为何低得连他的同胞都感到厌恶?

醉鬼、罪犯

1942年12月出生于芝加哥的卡弗蒂,在很多美国媒体人士眼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闻暴徒”。美国记者发现,他之所以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他的父母“功不可没”。

卡弗蒂的父亲是个品行不端的人。他结过很多次婚,到底是8次还是9次,就连美国最“牛”的记者都搞不清。乱搞女人、喜新厌旧,似乎是他的“天性”。老卡弗蒂还是个酒鬼。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的采访时,卡弗蒂承认,他的父亲“喜欢喝酒”,并且时常酒后乱性。卡弗蒂还承认,他的母亲也“酷爱喝酒”。

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卡弗蒂从小就养成了酗酒的恶习。他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教他喝酒;他11岁那年,父亲开始带着他进出各式各样的酒吧和沙龙,让他品尝名目繁多的美酒;15岁时,他开始单独行动,成了各种酒吧的常客……

卡弗蒂儿时的玩伴至今都记得,他小的时候,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动不动就出口伤人。那时,同伴们一看见他骑自行车,就会赶紧跑开。因为他喜欢“酒后驾车”,摇摇晃晃地见人就撞。

成年后,卡弗蒂的交通工具换成了轿车,但他从小养成的恶习仍没有改掉。2003年5月14日,已是CNN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卡弗蒂,开着凯迪拉克豪华轿车,在纽约第九大道招摇过市时,撞上了一名骑自行车的市民。看着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的伤者,卡弗蒂非但没有停车,反而猛踩油门冲了出去。一名警察和很多愤怒的市民立即驱车追赶。但卡弗蒂连闯两个红灯,最终逃脱。不过,警察和目击者牢牢记住了他的车牌号。很快,警察找上门来,将醉醺醺的卡弗蒂堵在家中。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卡弗蒂不得不低头认罪。

种族主义者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成了美国一些电视台的“抢手货”。

20世纪60年代,卡弗蒂开始了媒体生涯。他先是在艾奥瓦州得梅因市的一家电视台主持新闻节目,小有成绩后,于1977年转战纽约电视圈,一干就是21年,先后3次跳槽。由于他所主持节目的收视率一直不错,1998年,CNN花重金将他“挖”至麾下,让其出任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主持人。

虽然卡弗蒂颇为“抢手”,但同行们对此却十分不齿,因为他维持高收视率的秘诀竟是:骂人,散布种族主义言论。他的这个“爱好”,在他到CNN工作后表现得尤为明显。

据美国媒体透露,卡弗蒂曾多次在CNN的电视节目中侮辱阿拉伯人。2003年11月17日,他在节目中以冷冰冰的语调说:“阿拉伯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无辜的人们被绑架,被蒙上眼睛,被捆起来,被折磨,然后被砍下脑袋。他们把这一切拍下来向全世界播放,似乎对自己的野蛮感到自豪。我不会太在乎阿拉伯世界的感受,因为他们没什么感知能力……”

2004年9月23日,伊拉克反美武装要求美军释放被关押的两名伊拉克女科学家。当天,卡弗蒂在节目中谈到了这件事。但他很快就把攻击矛头对准了全体阿拉伯人,称阿拉伯人是“发生了突变的异类生物……如果我是女人,我宁愿待在美国监狱中,也不愿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卡弗蒂对中国的仇视也颇有些年头。过去,他就有过攻击中国的言论。此次拉萨“3·14”事件发生后,他更是不遗余力地在自己的博客里编造谎言,大肆诬蔑中国。3月25日,他在博客里造谣说,“中国政府向僧人开枪”,并把中国人叫做“野蛮的原始人。”他似乎失去了理智,越骂越恶毒,最终说出了4月9日那段引起华人众怒的话。

卡弗蒂为何屡屡口出恶毒之语?很多人认为,那是因为,他是个白人至上主义者,从骨子里仇视有色人种。但更多的分析人士则说,卡弗蒂之所以敢“满嘴脏话”,是因为有CNN为其撑腰。

链接

奥雷利的闹剧

就在卡弗蒂口出狂言的当天,福克斯电视台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奥雷利,也不失时机地与其搭档米勒摇唇鼓舌,企图羞辱中国。

他们在节目中一唱一和地说,“为什么不利用(北京举办奥运会)这个机会让中国丢脸呢?”米勒说,应该设法让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每一名运动员都穿着红色藏袍,以示对“藏独”的支持。奥雷利立即接过话茬:“这真是个好主意!”他还得意洋洋地补充说,还应该让运动员都戴上能表明支持“藏独”的袖章、丝带或其他东西,“电视台会把这一切都播放出去,让全世界都看到”。

他们唾沫横飞,越说越放肆,甚至妄想马上就采取行动联系各国运动员。奥雷利狂妄地表示,这样做“是想让全世界都知道西藏需要‘自由’”。米勒则附和道:“这是一个让中国尴尬的方法,因为中国人很怕丢脸。”

像卡弗蒂受到CNN的支持一样,奥雷利得到了福克斯电视台的撑腰。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福克斯电视台毫不掩饰地支持美军的每一次行动;但当美军的行动造成伊拉克平民的重大伤亡时,它却突然变得“又聋又哑”。这表明,福克斯电视台像CNN一样,早已成为美国政府的舆论工具。(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